摘要
关键词
- 人工皮肤 (Artificial Skin)
- 神经形态回路 (Neuromorphic Circuit)
- 电子皮肤 (E-skin)
- 低电压驱动 (Low Voltage Operation)
- 可拉伸有机电子 (Stretchable Organic Electronics)
- 生物集成 (Biointegration)
- 多模态感知 (Multimodal Perception)
研究背景
皮肤作为人与环境的主要界面,结合了感知反馈与机械柔性的特性,使人体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动态环境。然而,对于皮肤损伤或截肢的患者,传统假肢在感知和运动控制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难以还原自然的感应运动回路。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在模仿生物传感功能及神经信号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克服材料稳定性、低操作电压和高效电路集成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创新性材料和器件设计,开发了一种集成生物感知和神经形态反馈功能的柔性电子皮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创新点
- 提出高介电常数三层介电结构,用于拉伸性有机电子器件,显著降低驱动电压。
- 集成多模态感知和神经形态信号生成,实现仿生感应运动回路。
- 首次在单片柔性平台上完成低功耗中规模电路集成。
- 具备优越的生物组织适应性和环境稳定性。
研究内容
本研究构建了以高介电常数三层介电材料为核心的拉伸性有机晶体管,通过介电层表面能调控,优化半导体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界面陷阱密度,成功实现低电压驱动和高性能传感电路。实验设计了基于环形振荡器(RO)和边缘检测器(ED)的神经形态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外部压力与温度刺激转化为脉冲信号。通过开发固态离子电介质的人工突触晶体管,本系统模拟生物神经元在不同刺激下的动作反应强度。最终,研究在活体大鼠模型中测试了该系统,验证了其在模拟自然感应运动回路中的有效性。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低电压、柔性、单片集成的电子皮肤系统,实现了仿生感应运动回路功能。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下一代神经假肢和人机交互设备提供了平台,也为柔性电子器件的生物医学应用铺平了道路。
论文直达
原文标题:Neuromorphic sensorimotor loop embodied by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low-voltage, soft e-skin
原文卷期号:Science 2023, 380, 735–742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