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 偏振光探测器 (polarization photodetector)
- 钙钛矿单晶薄膜 (perovskite single-crystal thin film)
- 纳米压印结晶 (nanoimprinting crystallization)
- 仿生导航 (bionic navigation)
- 应用光电子学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研究背景
偏振光探测器在地质遥感、机器视觉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然而,传统设备复杂且难以小型化,响应速度慢且依赖光学组件,如透镜和偏振器。近期的研究尝试通过引入光栅和金属透镜实现设备的小型化,但存在光学串扰和光损失等问题。本研究受到沙漠蚂蚁复眼结构的启发,通过纳米压印方法构建了四向光栅覆盖钙钛矿单晶薄膜,实现了无透镜、无偏振器的高性能单拍偏振成像。
创新点
- 引入沙漠蚂蚁复眼仿生设计,实现高灵敏度单拍偏振成像。
- 使用纳米压印结晶法制备高结晶钙钛矿薄膜,提升光电性能。
- 开发出无需传统偏振光学器件的轻量化光电设备。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纳米压印结晶技术,制备了具有四向光栅结构的钙钛矿单晶薄膜,形成了高度均匀的光栅阵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无透镜、无偏振器的偏振光探测器。实验步骤包括:将钙钛矿溶液滴于冷却基板,覆盖带光栅的PDMS模具施压,然后加热退火以形成晶体薄膜。该设备表现出高光吸收、高载流子迁移率及低暗电流特性。在多项应用测试中,设备在雾霾场景图像复原、应力分布可视化及癌变区域检测方面均表现出优异性能,证明其在光电传感领域的广泛潜力。

(A) Cataglyphis 的头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比例尺,200 μm。
(B) Cataglyphis 复眼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比例尺,100 μm。
(C) 单个小眼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两组垂直排列的感光微绒毛。比例尺,0.5 μm。
(D) 通过纳米压印(一种溶液结晶模塑方法)制备 4D-G-PSCTF 的工艺示意图。PvK 代表钙钛矿溶液。
(E) 偏振光探测器设备结构,显示基于 4D-G-PSCTF 和 Au 电极的简单玻璃基底。
(F) 4D-G-PSCTF 的光学图像(80 × 80 像素)。比例尺,1.5 mm。样品因纳米光栅衍射呈现出丰富的结构色。
(G) 偏振单元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光学显微图像比例尺,50 μm;扫描电子显微图像比例尺,10 μm。
(H) G-PSCTF 的 X 射线衍射(XRD)图案。插图为 G-PSCTF 的俯视图和横截面图像,比例尺,1 μm。光栅具有 1.5 μm 的周期和 150 nm 的高度。

(A) 不同时刻的 4D-G-PSCTF 生长过程快照。比例尺,2 mm。为更清晰地观察 4D-G-PSCTF 的结构色变化,单像素区域放大至 2 mm × 2 mm。
(B) 4D-G-PSCTF 的原位光致发光光谱。∆t = 84 s 表示钙钛矿熟化时间。
(C) 三种样品的结晶动力学示意图,Cs 和 C′s 分别表示 25°C 和 100°C 下异质成核的最小临界浓度;Cmin 和 C′min 分别表示 25°C 和 100°C 下均质成核的最小临界浓度。比例尺,20 μm。

(A) G-PSCTF 和平面 PSCTF 的 LHE 和反射率。G-PSCTF 在 400 至 800 nm 波长范围内显示更高的 LHE 和更低的反射率。
(B) G-PSCTF 和平面 PSCTF 的 TRPL 曲线。G-PSCTF 的载流子寿命(τ1 = 85.24 ns)是平面 PSCTF 的四倍(τ1 = 21.82 ns)。
(C) G-PSCTF 和平面 PSCTF 的 I-V 曲线,显示欧姆(I ∝ Vⁿ=¹)、陷阱填充限制(I ∝ Vⁿ=³)和儿童电流区(I ∝ Vⁿ=²)三个区域。
(D) 光栅结构增强了光捕获能力,有助于生成更多载流子。
(E) 在 700 nm 波长下,x-z 平面的时均电磁能量密度场图。G-PSCTF 显示出卓越的光捕获能力。
(F) 偏振光探测器的载流子收集示意图。
(G) 不同功率的 700 nm 入射光下的光电流和响应度。
(H) 与其他研究相比,偏振光探测器的响应度和探测度。

(A) 单次成像芯片偏振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B) 偏振光探测器的光电流与入射光偏振角度(0° 至 360°)的关系。偏振光探测器具有较高的偏振灵敏度(Imax/Imin = 1.73)。
(C) 器件输出偏振角与入射光偏振角的关系。入射光偏振角与输出角之间的误差为 ±1.2°。
(D) 偏振成像的应用,包括去雾成像(比例尺,1 cm)、指纹检测(比例尺,2 mm)、尺子的应力检测,以及直肠组织中癌变区域的检测(比例尺,2 mm)。
结论与展望
本文开发的单拍偏振光探测器在响应速度、探测灵敏度和设备稳定性上均达到新高,为偏振成像提供了简单、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未来,该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生物医学成像及导航领域,推动高性能偏振光学设备的普及化。
论文直达
原文标题:Bioinspired single-shot polarization photodetector based on four-directional grating arrays capped perovskite single-crystal thin film
Sci. Adv. 2024, 10, eadr5375.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