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Photon.:基于手性有机半导体晶体管的圆偏振光检测

摘要

摘要图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手性有机半导体晶体管的新型圆偏振光检测器。该器件采用手性分子1-氮[6]螺烯作为活性半导体材料,通过其独特的光学手性实现对特定圆偏振光的选择性响应。在匹配的偏振光下,场效应晶体管的暗电流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而不匹配的偏振光则没有显著变化。该器件展示了高效的光电响应、优异的时间分辨率和潜在的可扩展性,为手性光子学及集成光学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 圆偏振光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CPL)
  • 手性有机半导体 (Chiral Organic Semiconductor)
  • 圆偏振光场效应晶体管 (Circularly Polariz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PL-FET)
  • 1-氮[6]螺烯 (1-Aza[6]Helicene)
  • 手性光电响应 (Chiral Optoelectronic Response)

研究背景

随着光子学技术在量子计算、光通信及旋光学应用中的快速发展,对圆偏振光的检测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现有技术通常依赖复杂的光学器件或多层系统,难以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其分子可调性和溶液加工能力,成为构建轻量化光电子器件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具有手性特性的有机分子可通过自发结晶增强其光学手性,为设计高效的圆偏振光探测器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本研究首次将1-氮[6]螺烯引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探索其在手性光学检测中的潜力。

创新点

  • 首次实现基于单手性1-氮[6]螺烯的场效应晶体管对圆偏振光的选择性检测。
  • 器件表现出优异的暗电流变化能力,可区分左右旋圆偏振光。
  • 采用自发结晶技术优化了分子薄膜结构,增强了光电响应。
  • 展示了高效的时间分辨率(上升时间为2.6 ms),接近理论极限。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选用化学合成的手性分子1-氮[6]螺烯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活性层材料,并通过热退火技术实现其分子结晶。退火后的薄膜展示了显著的手性光学响应,暗电流在右旋(或左旋)圆偏振光照射下提升一个数量级,而对不匹配光无响应。通过优化器件结构,研究了光响应的强度及时间特性,结果显示该晶体管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其光电流饱和时间仅为数毫秒。此外,研究还探讨了手性分子的自发结晶能力对器件性能的提升作用,证明了分子结构有序性与光学选择性响应间的直接关联。实验中还提出了通过分子修饰和溶液加工技术,扩展该器件在更宽光谱范围内的应用可能。

图1
图1 | 手性有机半导体晶体管检测圆偏振光的分子结构和器件架构。

(a) 有机半导体1-氮[6]螺烯的两种手性形式的分子结构,其中(+)1-氮[6]螺烯是右手型(P或+)对映异构体,(-)1-氮[6]螺烯是左手型(M或-)对映异构体。 (b) 底栅、底接触的圆偏振光检测OFET架构,其中有机半导体材料为(+)1-氮[6]螺烯或(-)1-氮[6]螺烯。含有(+)1-氮[6]螺烯的OFET对右旋圆偏振光(\(σ^+\))有响应,但对左旋圆偏振光(\(σ^-\))无响应;含有(-)1-氮[6]螺烯的OFET对左旋圆偏振光(\(σ^-\))有响应,但对右旋圆偏振光(\(σ^+\))无响应。

图2
图2 | 螺烯薄膜的物理形貌和圆二色性光谱。

(a) 在硅基底上退火的(+)1-氮[6]螺烯薄膜的原子力显微图(AFM)。 (b) 在硅基底上退火的(+)1-氮[6]螺烯和(-)1-氮[6]螺烯薄膜的圆二色性光谱。

图3
图3 | 螺烯OFET的暗态器件特性。

(a) 螺烯OFET的输出特性,显示漏极电流(\(I_D\))随漏极电压(\(V_D\))在恒定栅极电压(\(V_G\))下的变化。 (b) 转移特性曲线,显示漏极电流(\(I_D\))随栅极电压(\(V_G\))在恒定漏极电压(\(V_D = -60 V\))下的变化。红色方块表示未退火的器件,黑色方块表示退火后的器件。数值标注了晶体管迁移率(\(μ\))。输出和转移特性曲线展示了晶体管的良好表现。

图4
图4 | 螺烯OFET对圆偏振光的响应。

(a, b) 退火后的(+)1-氮[6]螺烯(a)和(-)1-氮[6]螺烯(b) OFETs在左旋(黑色方块)和右旋(蓝色圆圈)圆偏振光照射下的转移特性变化。圆偏振光的强度为365 nm波长处的10 mW/cm\(^2\)。红色三角表示未照射圆偏振光的转移特性作为参考。插图显示了活性层中形成的对映体分子结构和OFET响应的圆偏振光类型。

图5
图5 | 螺烯OFET对时间变化圆偏振光照射的光响应。

(a) 右旋圆偏振光(\(σ^+\))在365 nm波长处的照射强度随时间(\(t\))的变化。 (b) 退火后的(+)1-氮[6]螺烯OFET在圆偏振光照射下漏极电流(\(I_D\))的变化。\(I_D\)在恒定漏极偏压(\(V_D = -60 V\))和栅极偏压(\(V_G = -10 V\))条件下测量。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首次实现了基于手性有机半导体的圆偏振光场效应晶体管,展现了卓越的光学选择性和响应速度。这一概念验证型器件为开发手性光学传感器及其在量子光子学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扩展材料的光谱响应范围,同时结合微纳加工技术,实现更高灵敏度及小型化的手性光学探测器。

原文标题: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detection by a chiral organic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原文卷期号:Nature Photonics 2013, 7, 634–638

论文直达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原文:

原论文链接 >>>